首页 > 名人故事 > 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

时间:2025-07-15 12:50:00 访问数:122 分类:名人故事

手不释卷,拼音为shǒubùshìjuàn,意为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吕蒙是吴国的一位杰出将领。有一次,他率领三万士兵,携带着八十多艘船只,突袭了荆州。水手们都穿着白衣,大批精兵隐藏在船舱里。当黑夜来临,船只抵达当阳江边时,汉兵在烽火台上高声质问。吴军假装是商船,请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定到了深夜,吴军突然袭击了烽火台,占领了它。紧接着,吕蒙带领军队长驱直入,轻易攻占了荆州。

吕蒙在战场上勇猛无比,但平时却不愿读书。孙权向他劝道:“你应该阅读一些历史和兵法的书籍,这样你在用兵方面会更加高明。”孙权还告诉他:“汉朝的先武帝刘秀就是一个出身于普通行伍的人,但他却‘手不释卷’。”吕蒙听后深受启发,开始勤奋地自学,从中受益匪浅。

从此以后,吕蒙真正做到了“手不释卷”,他时刻保持着与书本的亲密接触。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平时,他都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使得他在军事上更加卓越,成为了吴国的一位杰出将领。

这个成语“手不释卷”形象地表达了读书勤奋的含义。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只有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上一篇: 杞人忧天的故事

下一篇: 赴汤蹈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