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故事 > 凿壁偷光的匡衡

凿壁偷光的匡衡

时间:2025-07-12 12:29:51 访问数:122 分类:名人故事

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名叫匡衡的农民孩子,他非常渴望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上学。由于买不起书,匡衡只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籍非常珍贵,拥有书籍的人不愿轻易借给他人。于是,匡衡在农忙的时候选择给富裕家庭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他整天在地里劳作,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时间阅读一点书籍,因此一本书常常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读完。匡衡非常着急,他心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读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读书。然而,匡衡的家庭非常贫穷,买不起点灯油,他应该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回忆白天读过的书,突然他看到东边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立刻站起身,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透过壁缝射进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变得更强。他便凑着透过来的光线开始阅读书籍。

匡衡并不满足于只利用邻居的灯光来读书,他想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于是,他开始早起晚睡,每天都准时在东边墙壁边等待邻居点亮灯火。当灯光透过墙缝射进来时,匡衡就开始阅读。他用心聚焦在书本上,将每一行文字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即使透过墙壁的光线有时昏暗,匡衡仍然坚持读下去,努力吸取知识。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匡衡的知识渐渐丰富起来。他对文学、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他还能够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他帮助邻居解答疑惑,为村里的农民提供建议,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学识渊博的人。

凿壁偷光的故事传开后,人们纷纷称赞匡衡的刻苦和智慧。他的坚持和努力证明了只要有决心,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匡衡的故事鼓舞了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激励他们不要放弃,勇敢追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