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却扫 - 冯衍的坎坷人生
时间:2025-05-04 22:49:37 访问数:128 分类:名人故事
闭关却扫,是指不与外界来往。此典出自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东汉初年,有一位辞赋家叫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跟随刘玄一起作战。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被绞死。刘玄死后,汉光武帝刘秀招降冯衍等人,并任命冯衍为曲阳县令。
冯衍虽然才华出众,在曲阳令任上也立过功,但由于刘秀的一些大臣毁谤他,因此迟迟得不到升赏。后来,冯衍升为司隶从事,但又由于与外戚相勾结而被罢免。罢官后,他回到故乡京兆杜陵,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由于社会炎凉,人生坎坷,仕途险恶,冯衍回乡后,闭门自守,不敢同亲戚朋友来往。他深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愿再涉入权谋之中,只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他闭关自守,扫除车迹,塞住大门,不与外界来往。他害怕再受到他人的欺凌和陷害,因此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冯衍的遭遇引起了南北朝时梁文学家江淹的同情。江淹写了一篇《恨赋》以抒发自己的同情之心。赋中写到冯衍回乡后“闭关却扫,塞门不仕”,意思是说,冯衍因为人生的坎坷和社会的险恶,选择了闭关自守,不再涉足仕途,守护自己的安宁。
冯衍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有时我们也会遇到不公平的对待和险恶的环境,但我们是否也应该选择闭关自守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冯衍的坚守中汲取一些智慧。他不是因为软弱而选择了退缩,而是因为明白了自己的处境,选择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在逆境中,我们也可以选择保护自己,向内求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以应对外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