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时间:2025-05-05 04:58:27 访问数:134 分类:民间故事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被人们称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倍加思念亲人,特别是在明亮的月光下。
中秋节之所以被称为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空中的圆月格外明亮、大、圆,因此成为撮合姻缘的好日子。
中秋节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
在早期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后变成了癞蛤蟆,被称为月精。在月宫里,嫦娥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外,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另外,还有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了明朝,民间传说他利用月饼作为通讯工具,把字条藏在月饼馅里,号召人们起义。而唐明皇则迷恋嫦娥,一次他上了月宫,在那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中秋节的起源之一是农历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时候,各家都会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中秋节除了祭拜嫦娥,还有月饼和灯笼。
老人们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否则会被割耳朵。时至今天,中秋节的原意已经被遗忘,对于新一代来说,中秋节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月饼和灯笼。然而,中秋节依然是人们团圆的重要时刻。
相传,远古时期,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焦了大地,海水枯竭,人们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后羿这位英雄听闻后,登上昆仑山顶,发挥神力,用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了人们。后羿娶了嫦娥为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立即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只好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不料,后羿的门客蓬蒙目睹了这一切,他威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际决定立即吞下不死药。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飞向天空,在离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向他哭诉了一切。后羿悲痛欲绝,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晚的月亮特别圆、特别明亮,而且有一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立即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