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日记 > 2024最美家长事迹材料

2024最美家长事迹材料

时间:2025-05-05 02:24:26 访问数:322 分类:作文日记

最美家长事迹材料

赵战梅:七年级(1)班崔一凡母亲。

好家风好家训:勤为本,徳为先,和为贵,学在前。

事迹简介:

从孩子小时候,她就注意对孩子的培养,能做到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经常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排忧解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给孩子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和安静的学习环境,持之以恒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孩子努力进取;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如今,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最美家风事迹材料

从小我的长辈就不断地教诲我,人与人之间需要无私地付出,需要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心与心的坦诚相对才能经营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和睦的家庭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会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在人生的航行中勇往直前。

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五口之家:爸爸、妈妈、爱人和我,还有一个懂事可爱的儿子。我和我的家人都热爱祖国、和谐维家、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科学环保、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科学教子、邻里和睦、勤俭节约,这些都是我们家庭幸福感的源泉,亦是我们的家风家训。

我们一家人都明白,想要构建和谐家庭就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孝敬长辈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长辈们为孩子操劳了一辈子,我们打心里感激他们,工作之余总是陪伴着他们,时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主动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下,我的孩子也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喜欢学习、懂得感恩,小小年纪就热爱家庭、热爱集体、热爱祖国。

我的妈妈是一名退休教师,每当我们下班后,妈妈都会做好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们,我经常对她说不要那么辛苦,等下班回家后我来做饭,她却说年轻人就要好好工作,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她已经退休了,就要发挥好自己的余热,支持好我们。妈妈还经常教给我一些教学方面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我的爸爸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而且爸爸和妈妈一样,非常的关心晚辈。爸爸平时喜欢运动和下棋,我们经常会陪他一起锻炼或者下棋,爸爸很喜欢我们的陪伴,经常说这样的生活非常幸福。我和我的爱人从小都在非常融洽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所以彼此非常关心和尊重,结婚至今相亲相爱,一起孝顺老人,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或喜悦,我们都是非常有上进心的人,所以生活也过的越来越好。我的儿子今年5岁多了,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喜欢弹钢琴,喜欢中国武术,喜欢画画,喜欢科学探索,他最崇拜的人是XX和科学家,因为他说,XX可以保护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科学家可以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虽然他的年龄还很小,但是拥有着正确的三观和人生目标,我们都为他而骄傲。

一个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对自己家人关心、关爱,而且还要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当邻居和朋友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会尽力给予帮助。多年来,我们与邻居朋友和谐相处、彼此尊重,结下了很好的人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咱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家和万事兴”。父母时常教导我们:我们的家是小家,国家才是大家。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大家庭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去努力,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地奉献和付出,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咱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她叫吴xx,在新城街道华星园社区工作,现在担任党委副书记一职,工作比较忙,有时候没有时间照顾家和孩子,双方父母会主动帮她照顾,丈夫也是全力支持她的工作,主动承担起家务和辅导女儿的学习不让她分心。

认认真真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人。这是她们全家人做人的准则。从事社区工作4年了,每年都被评为社区先进工作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没有出过差错,也没和居民发生过争吵。她很爱社区工作,身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很自豪。爱人也是和她一样,是个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奉献自己一辈子的普通人。

人们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她和所有美满的家庭一样有着一个和睦而温馨的家。三口之家,丈夫,女儿和她。婆婆和婆公虽然不和她们生活在一起,但我们一样都要照顾到,平时常回家看看,谁家有什么事,都跑前跑后地尽孝心。双方父母过生日,都要在一起庆贺一下。每年年三十,几家都聚到她家来在一起过,既是娘家人又有婆家人。别提多热闹了。虽说在物资生活上不算富裕,但全家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家中同样表现得更细致入微。夫妻双方的父母亲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虽然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但对她们子女的教育是一刻也没有放松,他们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供我们读书,我的父母还让我上了新疆纺织工业学校,让我接受了很好的专业教育。现在双方父母都不种地了,可是一刻也闲不住。父母们的生活完全靠自已,他们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可是做儿女的总要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提拱更好的生活条件,每个周末都去双方父母家中,给他们做家务,陪他们聊天,陪他们出去散散步步,给他们买所需的生活用品及保健品,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在单位团结同事,同事友情是时间磨练出来的。她与十几家邻居相处非常融洽,邻里之间都是相互帮助,年轻人也非常尊重老人,孩子们在一起玩的很开心,大家和睦相处。

总之,还是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一个美满的家庭之所以让每个成员都感到幸福,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有一个能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生活氛围;是因为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因为有一个热爱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态;对幸福的家庭归结一句话:那就是——家和才能万事兴。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家庭,构成了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组织,并以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影响着社会和谐的建设。

我们家爸爸是xx人,大学毕业后来xx工作,现在将近有10年了。远离家乡,人生地不熟,但是他工作敬业、乐于奉献,目前为止在xx一中带了三届学生,为xx教育事业做了一点能做的事情。妈妈是xx镇农村的贫家女出身,也是通过了个人的奋斗,目前在xx中医院上班。这是一个团结、亲密和互助的家庭,这种精神来自于家庭的传承。爸爸和妈妈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他们知道父母的劳苦与艰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庭的贫苦给两个人,从小时候的就是责任和吃苦耐劳的基本品质。两个孩子,主要只有爸爸的工资,有时候真是没有奶粉钱。这要说物质贫乏,两个青年人还刚进入工作岗位,收入水平低,但是他们坚定生活越来越好。也正是这种精神的的鼓励下,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和老人、单位的帮助与支持把生活过的不再艰难。

单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工资报酬的基本场所,也是体现社会价值、获得社会尊重与认可的重要平台。爱岗敬业,热爱劳动,积极奉献,进而在劳动中获得劳动者应有的存在感与获得感,取得收入用以个人的相关发展。

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单位都很体面,工作虽然压力大,任务重,但是两人从来不给单位添麻烦,也坚决不给单位拖后腿。爸爸的文笔不错,在单位上写点东西什么的,算得上能手。他还在工作之余,骑着自行车跑大街,制作了xx公交线路图,那在出自己的努力,看着别人很实用就好。

妈妈的由待聘到招聘成功,是在生产后的事情。晚上等娃睡觉后,看书背题,熬夜看书,令人难以忘记的是她笔试的晚上,一家人动员起来哄孩子就为她能够睡得好点,考试顺利。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式工作后,她积极工作,很快在科室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三班倒,每个周期一个中班一个夜班,两个孩子放到外婆家住,这已然成为了这个家庭固定不变的成例。

父母从事的工作,很多时候有不得已,正如网上形容教师的那句话,“我走娃未醒,我回娃已睡。”爸爸是高三班主任,早上6点不到就走了,晚上基本上23点左右才能回家。一天就24小时,除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陪孩子的时间所剩无几。虽然带着些对孩子的亏欠,但是这也是工作的需要,单位上还有相同年龄段的班主任也是我们教师这个队伍中无私奉献的默默无闻者。

有事业,有家庭,有理想,这应该是年青人追求的归宿。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努力奋斗,正是由于这样的精神指导和价值追求,让这家庭充满爱和积极的能量。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这是一个知识型的家庭,这是一个学习型的家庭,这更是一个和谐型的家庭。主人公xxx和他的妻子xx都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30多年来他们相濡以沫,携手比肩。生活上,他们互相关心照顾;事业上,他们互相激励鞭策,同心协力,营造了融融泄泄的家庭氛围,取得了令人羡慕的业绩。

由于他们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事业上互相勉励,xxx从一名普通的干部成为业务骨干,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承担着市委的重要工作,出色地完成市委交给的一系列重要任务,得到同事们的广泛好评。他的妻子在宁德一中工作,是中学高级教师。30年来坚守教学一线,多年担任高三教学,业绩突出。xx是一名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被教育部聘请为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建设专家最新最美家庭事迹材料最新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作为福建省高中课改研究组核心成员,多次参加年省高考命题工作。在省内外开设讲座与公开课近百场。主持多项国家、省级课题。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在事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荣获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中小学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优秀语文教师等光荣称号,三次被评为xx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xx市名教师、xx市杰出人民教师,担任xx市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多家媒体对她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道,在省内外教育界有必须的威望和影响。

最新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事迹材料。当得知“灵芝宝”能够减轻痛苦时,尽管一个疗程要万元,尽管他们当时经济很拮据,但仍然倾其所有,不惜举债。能够让岳父走得平静,走得没有痛苦,花多少钱他们都觉得值。

对孩子他们从严要求,知识的重要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以父母本身的行为让她从小就生活在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从而感受到:人活着要有追求,要有思想,要有境界。所以,一向以来,孩子都能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学习工作、待人接物。无论是在国内学习还是在国外工作,都能得到大家的好评。

xxx的家庭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始终持续着浓厚的亲情。尤其是20xx年,他的妹妹不幸患脑病毒,深度昏迷,生命垂危。医生推荐放下治疗。但是,他的一家人不离不弃,咬紧牙关,轮流守护,坚持了72天,最后把她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病后,他的妹妹坐上了轮椅,一家人更是倍加关爱呵护,让她始终生活在亲情的温暖中。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xxx出生于1997年9月,5岁时,身上经常出现青一块紫一块时,通过检查确诊为血友病甲。由于血液里缺少一种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差,只要身体某部位受到稍重的挤压就会出血不止。

xxx的父母虽然都有不错的`工作,但一个月的工资远远不够他的医疗费用。尽管如此,父母每天回到家里时都不会愁眉苦脸,而是乐观、积极,满脸笑容地和他交流。从上小学开始,父母就成了他的双腿,每天背着他上下学,吃饭也由父母端到手上,睡觉由父母抱着上床。随着年龄的增长,xxx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生活活动严重受到局限,被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面对病魔,xxx没有害怕而是勇敢面对,他热爱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20xx年,他以655分的喜人成绩被四川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提起xx,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xx与丈夫xx结婚多年来,相濡以沫,孝敬老人,团结邻里。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xx一家居住在xx市五一街,上有近百岁奶婆婆、下有优秀可爱的女儿,是一个温馨幸福的四口之家。但同时,xx一家也有些特别:丈夫xx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爷爷后续现在的奶奶把其扶养长大,在xx没成家立业时,爷爷又去世了,是奶奶和没有血缘的孙子相依为命,是奶奶的大爱让这个家庭有了希望。在林xx嫁给xx时,她的父亲就告诉女儿一定要孝敬奶奶,担起这个家庭重任,在好家风环境中成长的xx把爱传承,用爱经营着这个平凡又特别的家,因为xx深知,有爱才可倾力营造家的和谐,家的温馨,有爱才能同享甘甜雨露,同抵狂风暴雨。xx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xx年初,奶婆婆因一次意外不慎将脚踝骨骨折,这次跌再也没有站起来过,一辈子刚强的女人又患上小脑萎缩,从那以后奶奶的生活起居都由孙媳妇照顾。xx的丈夫xx是地质队一名勘探工作人员,长期野外作业,照顾老人的责任都交到了xx手上。因奶婆婆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xx每天都要为老人擦洗身体,按摩身体,保持身体清洁血脉畅通。每天早晨xx总是早早地为老人洗漱好,做好可口的饭菜,一勺勺的喂饱,还把老人抱到有阳光的地方晒晒太阳,晚上睡觉时又为老人泡脚,并延长按摩时间,让奶婆婆晚上睡得更好,正是这些细微的点点滴滴爱构成了生活一天又一天,xx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即使是躺在床上的奶奶也有别的老人羡慕的幸福。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在平日生活中,xx夫妇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遇到困难互相开导,遇到磨难他们一起克服,遇到意见不一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和同事的羡慕和称赞。这共同的生活经历使一家人的心贴的更近,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孝敬长辈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奶奶平时很节俭,老人家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小辈吃。孙媳妇生病的时候,奶奶还把人家送他的一直不舍得吃的补品拿出来给她补身体,平时也对小辈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奶奶的好,小夫妻也深深知道,二人出去的时候,总不忘记给奶奶也买爱吃可口食品,还给奶奶买新衣服、新鞋子。奶奶虽然嘴上不说,但是甜在心里。一家人相互关心、照顾,其乐融融。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在一件件的小事中,让人慢慢意识到家的温暖,家的力量。

团结邻里,热心公益。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是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种大爱。一个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对自己家人要关心、关爱,而且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和邻居们也要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xx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多年来,xx一家与邻居和谐相处,相互间彼此尊重,也结下了很好的人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除了关心邻里,夫妻二人还热心公益事业,主动参加各种爱心捐助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小刘,男,1949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祁阳二中退休教师。他倾其积蓄,创办老年公寓,为老人献爱,为社会分忧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2007年7月,小刘从祁阳二中校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由于忙碌惯了,闲下来还真不是滋味,他想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看到我国已提前步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正困扰着整个社会,他决定创办一所老年公寓。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家人的时候,遭到他们的一致反对。老伴劝他:“你教书辛苦一辈子,现在终于退下来了,该好好清闲清闲,还瞎折腾什么。”儿女们问他:“办老年公寓至少要投入10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他耐心地跟老伴解释:“你知道我这个人闲不住,况且现在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样作为老人,难道我不该为此做些什么吗?至于资金问题,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小刘说服家人后,通过变卖家中值钱的东西,拿出全家所有的积蓄,向儿女、亲戚朋友们借钱,到银行贷款等方式终于筹得资金120余万元。为了搞好公寓建设,那段时间,他天天呆在建设工地,严格把关每个环节和细节,一段时间下来,人黑了、瘦了,终因年纪过大,身体抵抗不住,待公寓完工后,他在床上整整地躺了5天。5年过去了,公寓现已具规模,里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内设有餐厅、健身房、医务室、娱乐室、阅览室、活动室、棋牌室、门球场等,拥有床位160张,现入住老人120多位,5年来共入住老人460余人,他们都安居快乐,家属放心满意,真正成为了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理想家园。

为了让老人们生活幸福快乐,他坚持“五心”服务,即爱心、孝心、细心、贴心、耐心。凡是来公寓的老人,不管健康与否,不管能行动与否,他都能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优质的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总是像儿子一样侍奉他们,给他们洗头、洗脚、洗澡,每天晚上都要到他们的房间去查看几次,看看老人们的被子是否盖好;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安全,他专门制作了活动餐桌椅,并且在每一个房间老人起居的位置安装了把手;公寓里有一个性情狂躁的老人,常常惹是生非,小刘总是耐心地跟他沟通,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慢慢地,这位老人性情有了很大转变。“老人总是有理”这是康乐老年公寓的`护理理念。他常说:“是人都会老,要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们应该笑脸待老人、百待不厌烦,应该尽量满足老人的每一个需求,不让他们委屈、失望,让他们尊严、幸福、快乐地安度晚年。

为了让老人们生活满意、精神得到安慰,他总是想方设法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一方面办好生活,让他们吃好、睡好。他经常去书店买食谱方面的书籍,一有空就认真钻研,根据老人特点,为他们科学配置饮食;另一方面,不断丰富老人精神生活。他组织老人们健身、打门球、下棋、练书法,鼓励老人之间互动,安排志愿者为他们服务,让他们经常保持与家人的联系,让老人们彻底忘记寂寞、保持快乐,享受社会的关爱和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让弱势老人得到关爱,他慷慨解囊、大爱无疆。2011年有一个叫邹金虎的老人,完全失去劳动能力,且无依无靠,生活异常凄凉,小刘便把他接到公寓来,给他吃、供他穿,还为他治病花去1200多元,住了一年多没收他一分钱。五年来,共接纳了40位这样的老人,为他们减免15万元的费用。

小刘创办老年公寓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以良好的服务深得老人和家属的称赞,也赢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小刘虽然年过花甲,但他仍乐意在这岗位坚守。他说:“我一定要继续办好老年公寓,愿在有生之年用我的辛苦换来更多老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