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故事 > 扬镳的故事

扬镳的故事

时间:2025-07-09 08:04:53 访问数:139 分类:名人故事

扬镳,即举鞭驱马前进。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各的事。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元齐以其出色的才能和卓越的功绩备受皇帝的尊敬,被封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位儿子名叫元志,他聪慧过人,博览群书,是一个有才华但也非常骄傲的年轻人。

孝文帝对他赞赏有加,任命他为洛阳令。不久之后,孝文帝根据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将首都从山西平城迁至洛阳。这使得洛阳令成为了“京兆尹”。在洛阳,元志凭借自己的才能,常常对朝廷中知识水平不高的达官贵族表示轻视。

一次,元志外出游玩,恰好与李彪的马车相遇。按理说,元志的官职比李彪低,应该给他让路,但是由于他一直瞧不起李彪,所以故意不给他让路。李彪看到元志如此目中无人,当众责问他:“我是御史中尉,官职比你高得多,你为什么不给我让路?”

元志并不认同李彪的观点,回答道:“我是洛阳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只是洛阳的一个居民,怎么可能让地方官给居民让路呢?”他们两个互不相让,争吵起来。

于是,他们向孝文帝请教。李彪说,他是“御史中尉”,一个洛阳的地方官怎敢与他对抗,竟然不肯让道。元志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怎么能像对待一个普通的地方官那样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

孝文帝听了他们的争论,觉得双方都有道理,无法指责其中任何一方,于是笑着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你们的争论,觉得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们可以各走各的路,不就解决了吗?”

上一篇: 愚公移山

下一篇: 南征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