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美景导游词(7篇)
时间:2025-05-26 09:43:11 访问数:144 分类:作文日记
导游词是一种以口头形式传播知识的工具,它需要导游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导游词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撰写导游词时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四川旅游美景导游词篇一
相传很久以前,塔公草原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扎西,女的叫卓玛。扎西长得英俊剽悍,能骑善射;卓玛姑娘如花似玉,温柔善良。
这对万里挑一的美男女在长年的劳作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情早已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开花。
好色的部落头人一看见卓玛姑娘的身影就浑身发热,语无伦次,整日里朝思暮想要把卓玛姑娘占为已有。头人有一个女儿,都有卓玛姑娘大了,心地善良,和卓玛是朋友。
这一日,头人找来最贴心的朋友商量如何占有卓玛,不巧被帐篷外的女儿听见,头人女儿大吃一惊,急匆匆跑去告诉了卓玛。
卓玛姑娘一听,泪如雨下,那年月,天是头人的天,地是头人的地,娃子是头人的娃子,头人要想得到的东西谁还敢阻拦呢?
万般无奈,扎西只有带上卓玛逃走。往哪里逃呢?大路是不敢走的,于是就只有选无路的崇山峻岭而去。
他们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河又一河,谁也记不起走了多少天了,谁也记不起行了多少路了。
这一天他们又翻过了一道山梁,突然眼前一亮,恍如进入了一片梦境,这里不仅有宽大的海子,而且四周都是林木,古树参天,杜鹃花盛开,林中鸟音不绝,海中游鱼成串。
扎西同卓玛都看呆了,这难道是真的吗?扎西让卓玛使劲地打他,他感到了痛。他们相信了这世上还有这么美的地方,于是决定就在此安家。
每日里扎西出去打猎,卓玛就在家用兽皮缝制衣物。虽然他们食的是野果,穿的是兽皮,但忠贞的爱情和美丽的环境让他们感到了满足,他们在这里生儿育女,过着幸福而美满的生活。
他们的行踪被上山打猎的人发现,误认为他们是野人,于是下山之后便传扬开来,此后这片海子就被称为“野人海”(藏语叫“木格措”)。木格措是忠贞爱情的象征,所以,常常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情侣到湖边海誓山盟,让圣洁的湖水和吉祥的雪山见证他们的爱情。
四川旅游美景导游词篇二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黄龙风景名胜区,这里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西距松潘县城56公里,东离平武县122公里,总面积4万公顷。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获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并且还是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
我现在就开始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吧,黄龙本部主要由黄龙沟、丹云霞、雪宝顶等景区构成,牟尼沟部分主要是扎嘎瀑布和二道海两个景区。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这里山势如龙,又称“藏龙山”。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黄龙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82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地。 1983年列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大家快看啊,那就是映月彩池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沟内布满乳黄色岩石,远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黄龙,黄龙沟名即来源于此。黄龙沟以它“奇、绝、秀、幽”的自然景观而蜚声中外,它酷似中国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因而历来被喻为“人间瑶池”、“中华象征”。黄龙沟连绵分布钙华段长达3600米,最长钙华滩长l300米,最宽170米;彩池数多达3400余个;边石坝最高达7.2米大家惊呆了吧?大家快好好欣赏吧!
哦,快看哪,那里有一只金丝猴,它正坐在树枝上在这里的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4目54科221种,其中兽类6目18科56种、鸟类12目、29科156种、爬行类2目3科5种、两栖类2目4科5种、鱼类3种。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云豹、豹、绿尾虹雉、玉带海雕;二级有小熊猫、金猫、兔狲、猞猁、水鹿、马鹿、林麝、斑羚、岩羊、红腹角雉、藏马鸡、藏雪鸡、血鸡、蓝马鸡等。保护区可以作为某些野生动物的遗传资源原地基因库。
一天游览完了大家也知道了许多,对这真是一个美得无法形容的地方。
四川旅游美景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甘孜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卡莎措,即卡莎湖(也称卡萨湖),位于炉霍县西北角语古乡境内,海拔3510米,是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总面积1.92平方千米,是炉霍境内最大的湖泊。99年被命名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当地有名的圣湖。
每当-猪年,数以千计的信徒不畏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倒映着群峰白云的卡萨湖,将湖光、山色、天景融为晶莹的一体,巧织人间美景于一湖。数十种水鸟在湖面结对嬉戏,拨起层层涟漪,特别是丹顶鹤的高吭低鸣更是荡人心魄。这里是川藏北路最大的水鸟栖息地,产卵季节湖缘变成了天然蛋场,深难见底的湖中游鱼成群,鱼行水中、畅通无碍,勾起朝圣者解脱烦恼、自由豁达的阵阵遐想,而上空蓝天白云悠然飘过,坡上黑牛白羊闲然踱步……湖区生物的繁多、游人可领略到大自然赋予人间的乐园。夏季的卡莎湖:周围鲜花盛开、水草丰茂,雨过天晴七彩长虹飞架湖面;到了秋季,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湖面更蓝,附近的田园荡起金色浪纹;等到冬春季节,湖面封冻,形成一片天然的溜冰场。
卡莎湖三面环山,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水面宽阔,深难见底,原眺湖面,恰似一面长方形镜子;湖区生物繁多,湖面黄鸭结对,自油由嬉戏,拨起层层涟漪;丹顶鹤时而低鸣,时而高吭,游人阵阵遐想;湖底青黑,水草密步,仿佛为游鱼虾类铺下厚厚的被褥;环顾湖缘,高山草甸天置而成,水草丰茂,鲜花盛开,山光寺影倒映水中;上空蓝天白云悠然飘过,坡上黑牛白羊闲然步,恰融天地万物于其中,巧织人间美景于一湖,令人沉醉湖光山色,久久忘返。
湖景四季有别。每到夏秋时节,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雨过天晴,七彩长虹飞架湖面;等到冬春时节,湖面封冻,冰层厚达70—80公分,好似一片天然的溜冰场;到了1—2月冰层就会发出雷鸣般声响,有如千军万马拼阵撕杀。如此往复,四季不同,形成卡莎湖区奇特的自然景观。
湖的北边于1984年发掘出土的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古游牧民的石棺葬墓群,是目前全省已发现的最大石棺葬墓群,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卡莎湖景区位于川藏线侧,交通方便,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四川旅游美景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黄龙风景区,黄龙位于松潘县境内,在岷山主峰雪宝顶山麓。主景区为黄龙沟,长约7千米,景区段4.7千米,宽约1~2千米。景区海拔13575米之间。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黄龙沟的中段是一条约1.5千米长的坡状乳黄色钙化沉积带,称为“金沙铺地”。黄龙景观以雪山和森林拱卫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钙化彩池为主要特色,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彩池的艳丽奇巧,只好尊奉它们为“人间瑶池”。
“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时候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究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下面请随我进沟欣赏黄龙美景。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人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道,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岩,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和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恬静祥和。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的完美风景线。
我们现在来到的景点是洗身洞,让我们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如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目前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是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是古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而取名“洗身洞”。相传,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据说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九寨沟一黄龙风景区的游览就到此告一段落了,四川还有非常多的美景等待大家去欣赏、去发现。祝大家旅途愉快,我们下次再见。
四川旅游美景导游词篇五
黄龙,位于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下,竖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同九寨沟景区一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沟长约7公里,景区段4.7公里,宽约1-2公里。景区海拔3145米-3575米之间,纵坡平均降为8.7%。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黄龙沟的中段是一条约1.5公里长的坡状乳黄色钙化沉积带,称为“金沙铺地”。黄龙景观以雪山和森林拱卫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钙化彩池为主要特色,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彩池的艳丽奇巧,只好尊奉它人“人间瑶池”。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改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逝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所以本导游还是称之为“黄龙”风景名胜区。下面我们开始黄龙游览。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入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了。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疲乏上,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宕,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为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中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宁静,恬静。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而完美的风景线。
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似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级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逝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逝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传说,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足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翻越钙化崖壁,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状钙化景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金沙铺地”的钙化流。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色彩最丰富的一处。坡面的岩溶层凹凸不平,色调以金黄色为主,间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板块镶嵌其中。坡面上荡漾着一层薄薄的清流。由于水流受坡面鳞状的钙化层而形成变幻莫测的银色涟漪,好似金河泻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到此,诸位一定已经想到,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不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流吗!
位于金沙铺地下半段左侧的盆景池,是一组由近100个彩池组成的彩池部落。彩池随地势的起伏层层叠置,形态多变。但它们又是堤坎相连、碧水同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宛如一串串割不断。理还乱的多胞治。池畔翠柏挺拨,老干悬抓;池中灌木杂陈,花草伴生,又像一个个水中盆景。综景盆池群落,树水相映、碧水涟涟,确有诗一般的意境。
位于金沙铺地上半段左侧的一组池群,有大小彩池80余个,被名为“明镜倒映池”。因为池群紧靠沟边林区,由于水平如镜,远山近树,艳阳明月等世间景物,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倒映池中,任凭游客赏玩。因为有这样特殊的环境,游人除在池边尽情欣赏倒影美景外,还常常以水为镜,对镜梳理打扮一番,或用照相机镜头把水中景物和自己的尊容拍摄下来,对影成双,别有一番情趣。
离开明镜倒映池继续上行,过“迎仙桥”可见左侧又有一组彩色池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娑罗树丛中,因此命名“娑罗映彩池”。这里所产的娑罗就是杜鹃。彩池边的杜鹃品种据统计有20余种之多。由于杜鹃品种不同,花期也尽相同,花形花色各异。所以彩池边的杜鹃花从春天开到夏天,绵延不断,有的艳如桃红,有的素如白绢,妖柔艳美,尽映池中。秋天,经霜的红叶好似满天红霞倒映池中;冬天水竭,如玉的冰花与银装素裹的彩池融为一休,宁静而淡雅。
继续上行,请看,游览道右而又有一大片彩池群,不仅数量众多,且色彩缤纷各逞艳丽,被命名为“争艳池”。池群计有大大小小的彩池500多个,可说是黄龙沟规模最大的一级彩池群,也是黄龙钙化池景观中色彩最丰富的池群之一。为什么叫“争艳池”呢?说的是群池中无论从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不同角度去观赏,每个池子都有各自的奇特和艳丽之处,真有争奇斗艳的感觉。从池子的大小看,有大至数亩者,波光潋滟;有小如盆、碟者,玲珑精巧。从形态看,有的状若荷花,有的形似柳叶,千有效期万别,无一雷同。从颜色看,有的水色淡绿,有的水色乳白,或显出孔雀蓝、翡翠绿、鹅黄、淡金等斑斓色彩,晶莹剔透,艳丽动人。从质地看,有的池堤状如金盔,有的池埂亮如银鳞,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彩池中的水底世界更为丰富多彩,任游人去心驰神往地尽情欣赏这大自然造就的奇妙世界。
在争艳彩池对面的树丛中还有“琪树流芳池”和“龙背镏金瀑”等景观,因处于沟边偏僻处,离游览道远一些,所以游客很光光顾。从争艳池上行到黄龙中寺的一段是林莽灌丛,没有彩池景观。游览道上仅有宿云桥和接仙桥在迎送过往客人。黄龙中寺距沟口约3.5公里,距后寺约有1公里。这黄龙中寺原有弥勒、灵官、天王、大佛、观音等5座殿宇,均为单檐歇式造型,现仅存观音殿旧址1座,供上下游客休息之用。
离开黄龙中寺向黄龙后寺进发,可见路旁有两个较小的小池,一名“簸箕海”,与民间用的簸箕大小差多;一名“马蹄海”,比真马蹄要大好多倍。这两个黄龙沟内惟一的“海”的池子,其实应列入沟内最小的池子之列。它凭什么却得“海”了头衔?大家认真的端详一番便会发现个中秘密。原来,这两个池子虽然面积不大,却深不可测。按照民间的传说,水深的地方一定是与龙宫相通,或许是哪王开的一道门亦未可知,当然就应该叫“海”了。
簸箕海的西边林莽之中还有一群水池,取名叫“映月彩池”,因位于沟侧林阴中,水面平静,月影倒映,更显清丽明亮。但白天无月影可赏,所以游客多半是直上黄龙后寺游览“石塔镇海”池和“转花漱玉”池等景点。
四川旅游美景导游词篇六
狭义上的木格措是藏语名字,它的汉语名字叫野人海,又名大海子,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木格措地处横断山东北麓,属大雪山脉。景区全长35公里,宽10公里,总面积350平方公里,海拔3200—3700公尺,由杜鹃峡,芳草坪、七色海、药池沸泉、瑶池仙境、野人海和红海草原等主要天然景区组成。野人海风景旅游区系国家级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雪山草原、温泉湖泊、叠瀑碧潭、杜鹃花山、奇峰异石和繁多的野生植被交相辉映。
七色海
现在,我们面前是风景区第一处景观“七色海”。
放眼望去,月牙形的七色海犹如一面五光十色的宝镜,镶嵌在森林与草坪之间。对岸,丛林蓊郁,鸟鸣婉转,野花似锦;脚下,草坪菁菁,低矮的灌丛在山风中摇曳;湖中,水草飘浮,羌活鱼在水底卵石间悠游。偶尔,山风吹落几朵野花,于湖中旋转,落花有情,极尽幽然情趣。驾轻舟,湖中荡漾,也许会有几只野鸭尾随船尾,悠然畅游。
七色海是冷泉与温泉交融的共生海。湖右侧,水底泉眼吐珠喷玉,热雾袅袅,露头水温高达67℃,是洗浴疗疾的好地方。
驼峰山
大家看我们对面的那座山峰,它叫驼峰山。相传,很早以前,一只神灵的骆驼在饱经茫茫戈壁缺水之苦后,只身逃出沙漠,途经此地,被波光粼粼的七色海所迷住,于是便伏头于水中,美美畅饮,不肯离去。至今,骆驼的头仍还伸在湖中,只露出高耸的驼峰挺立于苍穹之下。
情海
在七色海东南密林中,有卫星湖“情海”。那里林丛清丽,万木纤柔,小巧玲珑的情海,静悄悄地藏在翠林花丛中。湖沿,山雀喁喁,微风飘香,是情侣依偎,谈情说爱的桃园幽境。
芳草坪
情海东北角是令人迷恋的芳草坪,面积约500平方米,它象一张艳丽的地毯,铺在群山密林间。芳草如茵,鲜花遍地,那幽香沁人的野花会醉倒远道而来的游客。芳草坪也是骑士扬鞭跃马和“耍坝子”的天然乐园。置身芳草坪绿草野花中,仰望兰天白云,你会情不自禁地唱出心中的歌。
青羊山
我们身后的山岭嵯峨挺拔,山岩突兀,砾石流泻,它叫“青羊山”。
相传,从前有一个年青英俊的放羊阿哥,常年累月地替山下一家地主放牧羊群。他和美丽娴慧的芳草姑娘悄悄地恋爱了。羊群在山坡上吃草,放羊阿哥和芳草姑娘就常在铺满野花的草坪上唱山歌,或是双双依偎着到情海边谈情。然而,地主的恶少爷早就垂涎于芳草姑娘的花容玉貌。一天傍晚,放羊阿哥和芳草姑娘正相偎在情海边,地主恶少带着狗腿子上山抢婚来了。情急中,不愿遭受凌辱的芳草姑娘和放羊阿哥双双扑进了情海。山坡上吃草的羊群目睹了人世间的这场悲剧,愤而扬蹄逃向了深山密林,那砾石流泻的山坡便是羊群奔路时蹬下的山石。如今已是另一个太平世道了,山岩上常常出现探头窥视的青羊群。据说,就是当年逃进深山密林去的那群羊子的后代。
在这里,周围的雪峰山林犹如众星拱月,衬托出七色海自然的灵趣。无论是荡舟海子,还是环湖览胜,你都会看到水中倒映的莲花山雄姿,驼峰山倩影。更兼那因四时阳光雨雾变幻莫测,湖水呈现出赤、橙、黄、绿、青、兰、紫多种色彩的奇观,一定会令你击掌称绝的。
药池沸泉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走进的风景区就是第二大景点“药池沸泉”。观赏药池沸泉,热雾蒸腾,袅袅飘人附近的苍松翠柏间;眺望四周奇山异景,沉浸于浓郁飘移的仙气中,你一定会有神秘之感油然而生。“药池沸泉”距“七色海”3公里,海拔3500公尺。这里,仅高温喷泉眼就有20多处,最高水温高达摄氏91度。
如今,药池的泉眼分为“明目泉”、“健胃泉”、“浴脚池”。你看,那热气腾腾的泉眼处,泉水喷突,流泻四溢,浸泡着锈红的沉积物。运气好,你还会见到温泉水中突忽窜游的红色游鱼。这是难逢的好机会呀!捧上你的茶缸,去“健胃泉”沏一怀泉茶;带上你的洗漱工具,去“明目泉”洗洗脸,去“浴脚池”泡泡脚,你就能体会到药池沸泉的神奇魅力了。
杜鹃峡
登上平台,迎着山风,大家从这里往下看,可眺望近在咫尺的杜鹃峡,满眼奇趣丛生;串珠缀玉的溪涧,九曲十八拐,奔流而去,声震峡谷;沿岸树木参天,野花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在众多的花族中,尤以杜鹃花格外引入注目。
杜鹃峡就像横系在野人海景区的一条绚丽腰带。她东连七色海,西接野人海,峡谷长6公里。这里的杜鹃花千姿百态,艳丽多彩。有的花树高达数丈,尤如临空欲飞的散花仙女;有的矮不盈尺,恰如铺展的锈花裙裾;有的高踞山崖,迎风摇曳,频频向来宾致意;有的竖立沟谷,亭亭玉立,向游客含羞行礼;有的花大如海,有的花小如纽扣,红、黄、兰、白、紫,似珊瑚,赛珍珠,一团团、一簇簇,满山是花的世界,满峡是花的世界。她汇聚了杜鹃花族中的68个品种,花期长达数月。细心的游客,也许会问,我们背后的山为什么与杜鹃峡截然不同呢?真的,你看,高高的山岩草木不生,在兰天下显出刚毅倔强的性格。药池的泉水正是从它身下喷突而出的。
猎人山
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山名叫猎人山。相传,很早以前,野人海山脚下的村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然而,村庄里却人丁不旺,十之八九的人受着瞎眼,跛脚等残疾恶病的折磨。
村里有一个青年猎人,他的心象鲜奶一样纯洁,他的身体象雪狮一般雄健,他立志要踏遍群山莽林,寻找治病灵药,解除乡邻们的痛苦。他告别了情人,骑着马走进了莽莽山林。有一天,他来到这里,人困马乏,便头朝野人海,脚向青羊山,倒下睡着了。睡梦中,山神爷对他说:“勇敢的猎人,你已经找到了为乡亲们治病的良药。”猎人高兴地问:“山神爷,良药在哪里?”山神爷回答说:“你瞧,就在你的身下,那涓涓涌流的温泉就是治病的神水。”
猎人高兴得就要翻身牵马,山神爷却摇摇头说:“勇敢的猎人,在你来到这里之前,治病的神水—直被黑妖魔霸占着,现在,你已经把黑妖魔压在了身下,如果你翻身起来,黑妖魔又会施法把神水的泉眼封住。为了解救乡亲们的痛苦,你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吗?”猎人回答:“山神爷,我会这样做的”。从此,猎人就一直睡在这里,睡成了一座伟岸刚强的大山。
猎人的未婚妻名叫杜鹃姑娘,接到猎人托梦,便带着乡亲们来到这里。瞎眼的人洗了明目泉水,眼睛重见了光明;跛脚的人洗了浴脚池泉水,腿脚也变得灵活了;生病的人喝了健胃泉水,浑身都感觉爽快了。人们高兴之余,看见杜鹃姑娘奔进山林,寻找她的猎人阿哥去了。山风阵阵,不断传来杜鹃焦急的呼喊。杜鹃姑娘的嗓子嘶哑了,干裂的嘴里喷出了点点滴滴的血水,这点点滴滴的血水落在地上便变成了杜鹃花树;杜鹃姑娘也变成了鸟儿。年年月月,长此以往,当杜鹃声声啼鸣时,温泉的水便“咕突突”地喷得特别欢畅,那是猎人阿哥在回答杜鹃姑娘的呼喊。
野人海
眼前就是久负盛名的“野人海”,它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水域面积近4平方公里,水深70米,海拔3700米。野人海四周被群山、森林、草原环抱,红海、黑海、白海等几十个小海子围绕着她,如众星捧月。到了这里,你会觉得蓝天更近了,面对蓝如玛瑙、绿似松耳石的宽阔海子,心胸会豁然开朗。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逃婚出来的青年男女,走到这里时,正是夏季。他们顿时被这儿的山光水色,杜鹃花海所吸引,认为这里是他们最理想的安身之地,便在茂盛的密林之中安了家。虽然他们吃的是野果,披的是兽皮,但忠贞的爱情和美丽的环境让他们感到了满足,他们在这儿生儿育女,美满生活,他们的踪迹被上山打猎的人发现,误认他们是野人,便将这片海子称之为野人海。
野人海的冬季则是纯洁晶莹的人间仙境。宽阔湖面冻成厚厚的冰层,尤如一面硕大的宝镜对着蓝色的天空。湖面便成了游人溜冰滑雪的天然娱乐场。四周山林,玉树琼枝,纤尘不染,神奇而又高洁。
好了,游客们,木格措景区的主要景点我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在这些主要景点的旁边还有一些很小的景点,大家可以自行去寻找其中的奥秘,不过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哦,好了,接下来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好好游览我们的康定情歌风景区吧。
四川旅游美景导游词篇七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黄龙。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黄龙。
黄龙,位于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下,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同九寨沟景区一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沟长约7公里,景区段4.7公里,宽约1-2公里。景区海拔3145米-3575米之间,纵坡平均降为8.7%。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黄龙沟的中段是一条约1.5公里长的坡状乳黄色钙化沉积带,称为“金沙铺地”。黄龙景观以雪山和森林拱卫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钙化彩池为主要特色,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彩池的艳丽奇巧,只好尊奉它人“人间瑶池”。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改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所以本导游还是称之为“黄龙”风景名胜区。下面我们开始黄龙游览。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入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了。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疲乏上,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宕,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为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中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宁静,恬静。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而完美的风景线。
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似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 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级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是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是古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传说,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足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翻越钙化崖壁,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状钙化景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金沙铺地”的钙化流。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色彩最丰富的一处。坡面的岩溶层凹凸不平,色调以金黄色为主,间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板块镶嵌其中。坡面上荡漾着一层薄薄的清流。由于 水流受坡面鳞状的钙化层而形成变幻莫测的银色涟漪,好似金河泻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到此,诸位一定已经想到,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不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流吗!
位于金沙铺地下半段左侧的盆景池,是一组由近100个彩池组成的彩池部落。彩池随地势的起伏层层叠置,形态多变。但它们又是堤坎相连、碧水同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宛如一串串割不断。理还乱的多胞治。池畔翠柏挺拨,老干悬抓;池中灌木杂陈,花草伴生,又像一个个水中盆景。综景盆池群落,树水相映、碧水涟涟,确有诗一般的意境。
位于金沙铺地上半段左侧的一组池群,有大小彩池80余个,被名为“明镜倒映池”。因为池群紧靠沟边林区,由于水平如镜,远山近树,艳阳明月等世间景物,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倒映池中,任凭游客赏玩。因为有这样特殊的环境,游人除在池边尽情欣赏倒影美景外,还常常以水为镜,对镜梳理打扮一番,或用照相机镜头把水中景物和自己的尊容拍摄下来,对影成双,别有一番情趣。
离开明镜倒映池继续上行,过“迎仙桥”可见左侧又有一组彩色池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娑罗树丛中,因此命名“娑罗映彩池”。这里所产的娑罗就是杜鹃。彩池边的杜鹃品种据统计有20余种之多。由于杜鹃品种不同,花期也尽相同,花形花色各异。所以彩池边的杜鹃花从春天开到夏天,绵延不断,有的艳如桃红,有的素如白绢,妖柔艳美,尽映池中。秋天,经霜的红叶好似满天红霞倒映池中;冬天水竭,如玉的冰花与银装素裹的彩池融为一休,宁静而淡雅。
继续上行,请看,游览道右而又有一大片彩池群,不仅数量众多,且色彩缤纷各逞艳丽,被命名为“争艳池”。池群计有大大小小的彩池500多个,可说是黄龙沟规模最大的一级彩池群,也是黄龙钙化池景观中色彩最丰富的池群之一。为什么叫“争艳池”呢?说的是群池中无论从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不同角度去观赏,每个池子都有各自的奇特和艳丽之处,真有争奇斗艳的感觉。从池子的大小看,有大至数亩者,波光潋滟;有小如盆、碟者,玲珑精巧。从形态看,有的状若荷花,有的形似柳叶,千有效期万别,无一雷同。从颜色看,有的水色淡绿,有的水色乳白,或显出孔雀蓝、翡翠绿、鹅黄、淡金等斑斓色彩,晶莹剔透,艳丽动人。从质地看,有的池堤状如金盔,有的池埂亮如银鳞,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彩池中的水底世界更为丰富多彩,任游人去心驰神往地尽情欣赏这大自然造就的奇妙世界。
在争艳彩池对面的树丛中还有“琪树流芳池”和“龙背镏金瀑”等景观,因处于沟边偏僻处,离游览道远一些,所以游客很光光顾。从争艳池上行到黄龙中寺的一段是林莽灌丛,没有彩池景观。游览道上仅有宿云桥和接仙桥在迎送过往客人。黄龙中寺距沟口约3.5公里,距后寺约有1公里。这黄龙中寺原有弥勒、灵官、天王、大佛、观音等5座殿宇,均为单檐歇式造型,现仅存观音殿旧址1座,供上下游客休息之用。
离开黄龙中寺向黄龙后寺进发,可见路旁有两个较小的小池,一名“簸箕海”,与民间用的簸箕大小差多;一名“马蹄海”,比真马蹄要大好多倍。这两个黄龙沟内惟一的“海”的池子,其实应列入沟内最小的池子之列。它凭什么却得“海”了头衔?大家认真的端详一番便会发现个中秘密。原来,这两个池子虽然面积不大,却深不可测。按照民间的传说,水深的地方一定是与龙宫相通,或许是哪王开的一道门亦未可知,当然就应该叫“海”了。
簸箕海的西边林莽之中还有一群水池,取名叫“映月彩池”,因位于沟侧林阴中,水面平静,月影倒映,更显清丽明亮。但白天无月影可赏,所以游客多半是直上黄龙后寺游览“石塔镇海”池和“转花漱玉”池等景点。
来到黄龙后寺,眼一片开阔地,这儿应该算是黄龙沟最大一块平坦地界了。眼前的黄龙寺看上去已显得十分简陋,只寺门上方那条彩色巨龙十分醒目。门楣上一块古匾倒引的游人左看右看,不肯离去,似乎杨从中寻找些什么东西。待近前一看才知道,原来这匾额经过了一番奇特的艺术加工:你从正面看是“黄龙古寺”四个大字;从左面看则变成了“飞阁流丹”四字;从右面看,又变成了“山空水碧”四字,且书法雄浑俊美,题词寓意深刻。
寺前左侧一片杜鹃花丛中一地洞口,外貌不扬,深入洞内,方知里面别有天地。它便是有名的黄龙洞,又名佛爷洞。黄龙洞的大小深浅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游人足迹所至约有100米左右,洞内有潺潺清泉,百态钟乳。进洞10米后,空间逐渐增大,并一间宽50余米、高20余米的大厅。厅内套有无数小洞。沿大厅右侧天我石级而上,可见3尊高1.2米的坐佛;另人宝莲灯一盏,以及势欲腾空而起的数条白龙。据考证,佛像建于明代,由于数百看碳酸泉水的浸淋,塑像表面已蒙上一层淡黄色钙化晶体,不知情者,还会误认为是大自然的杰作。不过,像这种天人合作的艺术珍品,在世界上也确实少见。溶洞顶部还有石幔、石瀑、石吊灯等玲珑精致的石钟乳,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每年深秋至次年初春,洞内泉水分别变成了冰笋、冰林、冰幔、冰瀑等自然奇观,又成洞内冬景一绝。
黄龙寺后一大片灌木丛上方,还有一组艳丽奇绝的彩池群,计有大小彩池40余个,也是黄龙沟海拔最高的一组彩池,名为“石塔镇海”池,池群后人们称之为边石坝的台地上,池坝形态各异:有弧形、有扇形,还有裙边形等,参差错落,层叠而上。似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言的诗。池水的色调亦随水底沉积物和池坝颜色有深浅而变得多姿多彩。当阳光高照或白雪掩映的时候,池水会变得更加艳丽动人,勾起游人无限情思。最叫人称绝的是在两个较大型的彩池中间,分别有两尊石塔和石层露出水面,下半截已被钙化沉淀物淹没。据考证,石塔和石屋都是黄龙寺遗物,说明这组彩池形成的年代并不长,但眼前场景却给人一种神秘、久远的印象和云雾仙宫的感觉。可能是因此,人们称黄龙彩池为“人间瑶池”,像天上的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正是:瑶池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处寻?可偏偏在黄龙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了。这便是黄龙景观的圣洁迷人之处。
在石镇海池上部约100米处还有一奇特的彩池。池面约有2平方米左右,绿树掩映,碧水涟涟。池水自行旋流,水面泛起圈圈涟漪。如向池中投以鲜花、树叶,甚至硬币,你们会随着碧水旋转不停,慢慢沉入池底。这旋转的水流是怎么形成的?大家仔细观察就知:池底有一股泉水涌出,泉水冲出地面的方向正好与池壁成一定角度,泉水随池壁旋转,带动池子里的水跟着旋转,因引出现前述奇观,“转花漱玉池”的名称亦因此而来。
黄龙沟景区的程就此结束。各位如兴致尚浓,可登上后面的玉翠峰顶鸟瞰黄龙全景,将“玉嶂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的奇特美景尽收眼底。黄龙后寺左侧高坡上建有一观景台,登台暸望,黄龙后寺及石塔镇海全景一览无遗,是拍照留影的理想选择。
下山时我们可从黄友沟左侧森林中开出的游览便道和栈桥下沟去,不仅可以换一个角度欣赏黄龙彩池美景,更可尽情地吮吸森林中富贪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它会给您疲惫的身躯注入新的活力,让您带着兴奋与满足离开这难以忘怀的“人间瑶池”。
上一篇: 关于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6篇)
下一篇: 重庆市四面山导游词(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