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日记 > 金华古子城导游词(5篇)

金华古子城导游词(5篇)

时间:2025-05-05 16:19:42 访问数:144 分类:作文日记

导游词可以增加游客对旅行目的地的了解和兴趣,使旅行更加有意义和丰富。导游们为您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的导游词,希望您能够通过它们更好地了解这些景点。

金华古子城导游词篇一

  浙江省绍兴市

  20__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词: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星璀璨的“名士之乡”,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这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酒乡、桥乡,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绍兴。其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

  气候特征

  该市处于中、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丰富,湿润温和。“三大盆地”气候各具特色,局地性小气候资源丰富,但洪涝、干旱和低温冷害等常有出现。

  该市常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10.1℃,≥10℃的活动积温在5200℃以上,80%保证率为4800℃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常年平均出现在4月上旬中期。

  初霜一般出现在11月中旬后期,终霜一般出现在3月下旬前期,无霜期年平均为238天。

  常年降水量平均为1438.9mm,且分布不均,降水年变化呈双峰型且年际变化较大,即3-6月和9月为两个多雨季,7-8月和10月至翌年2月为两个少雨季,最多年降水与最少年相差达895.2mm;年降水日数平均为156.2天。

  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895.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2.5%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7.06万(20__年),其中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64万。居民大部分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太湖片方言,通行吴语上海话。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面向新世纪,绍兴市的发展目标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20__年,绍兴县实现GDP608亿元,户籍人均GDP达到1.2万美金,均为浙江各县、县级市第一。绍兴市GDP位于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之后列第四。是全国十强市,十强县双十强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全球纺织城与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心。争取到20__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__年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以其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风土人情、名人辈出诱人而著称于世,自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绍兴出名人,是、陆游、蔡元培、秋瑾、鲁迅、周恩来、竺可桢、马寅初等名人的故乡,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七绝两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一代文学巨擘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绍兴文化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游览绍兴,也许就是一次鲁迅文化的怀旧之旅,站在河边,你可以看到戴着小毡帽的船夫以及戴着银项圈的玩童;迈进咸亨酒店,你可以尝尝正宗的茴香豆;回到乡间,去看一场传统的社戏……

  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桥梁4000余座,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曾经在此云门寺珍藏了几百年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最终被唐太宗派萧翼骗走(唐太宗因追慕王羲之的书法杰作,特派监察御史萧翼用计从辩才和尚谋骗取珍藏在云门寺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真迹的故事也在此发生。得知云门是缘于《兰亭序》,王羲之在山阴兰亭写就《兰亭序》为世人知晓,却少有人知道会稽云门乃《兰亭序》失却之所。唐代演义故事中有《云门失兰亭序记》一章。沈园则因陆游、唐琬的爱情悲剧使后来者嗟叹不已;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金华古子城导游词篇二

  说到绍兴的名人,真的是很多,所以这里名人故居也很多。毛主席一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有鲁迅,王羲之,蔡元培,周恩来,大禹,陆游等等。而且啊我们绍兴的女子课一点不比男子差的,特别出众的有五个,我们称她们为绍兴有五女,大家猜猜是哪五女?对了,分别是美女西施,才女唐婉,孝女曹娥,侠女秋瑾,情女祝英台(不知道的展开故事,美女西施,也可以展开,4大美女分别对应“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美女西施西施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就是绍兴诸暨人。

  据说西施其实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姑,长的非常漂亮,家里是种桑养蚕的,经常去河边浣纱,鱼儿看到她的美艳,忘记游动,沉到了水底。其实啊,压根不是那么回事,据后人考证,西施有非常严重的脚气,每次去河边浣纱,都要脱掉鞋子洗脚,因为她的脚太臭,可怜的鱼儿是给熏晕过去了才沉到水底的。西施可以说是越国的功臣,当时越国想要灭吴国,采用了很多的计谋,其中一计就是美人计,一举把吴国灭亡。二才女唐婉唐婉,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表妹,才华横溢。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二十岁与唐婉结合。婚后他们感情非常好,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陆游的母亲虽然经常抱怨和训斥她,但也还是能够容忍的。但有件事情是她无法容忍的:唐婉婚后数年未育。她不愿意让儿子因为这个女人而绝了后,两人终究被迫离婚。两人都有嫁娶,一日陆游去游览沈园,正巧遇到唐婉夫妇也在园中。双方很尴尬。唐婉的后夫知道他们两人情缘未了,就主动为他们安排一个单独谈话的机会。于是写下了《钗头凤》。唐婉后来因为积郁成疾,30岁就去世了。三孝女曹娥曹娥上虞人。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当时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哭寻父亲。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三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改舜江为曹娥江,并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四侠女秋瑾秋瑾,人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提倡男女平等,想要冲破封建礼仪的束缚,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她一生的写照。孙中山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鉴湖女侠,还亲笔题写了“巾帼英雄”。五情女祝英台梁祝的爱情故事。祝英台为情所困,既然地上难成连理枝,便去天上化作了比翼鸟。祝家庄祝员外的女儿,未必会得到同情。马文才堂堂大款,梁山伯一介书生,肚里的文字总不及身上钱多,寒门怎比得豪门,而祝小姐的芳心所属不能被父母之命所摇动,追求个人选择的自由。她结果只能在梁山伯坟墓的'裂缝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幻成一双蝴蝶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清高与自在。同时绍兴还是一个戏剧之乡,越剧出自绍兴,绍兴需要越剧。而绍兴人对越剧的痴迷也是绍兴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以越剧展演来弘扬民族文化,借经典越剧荟萃提升绍兴的文化品位,通过打造越剧展演品牌亮出绍兴的文化名片。

  绍兴的文化远远不至这些,还有三乌文化(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绍兴师爷。说到绍兴的三乌文化,就是乌毡帽,乌篷船还有乌干菜了我们先来说说乌毡帽,在绍兴城乡间,特别是农村,许多男子头上都戴顶乌毡帽,即使在异乡,你只要凭他头上乌毡帽子,就能判断出他是绍兴人。现在大家在景区也可以看见,很多工作人员都有带着。乌毡帽是绍兴人的一个鲜明标志。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曾出现过许多头戴乌毡帽的农民形象。形如三大碗,里外乌黑,毛毡厚实;贴切硬梆的绍兴乌毡帽,早在清朝已很盛行了。关于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那是很久以前,有个猎人在山洞里打死了一只老虎。在背下山时,发现虎背上有一块被血肉粘连着的毛毡。原来这是老虎平时捕吃了猪羊后剩下的牲畜毛,由于栖息受压而成了饼样的毡子。猎人用热水把这毡冲洗干净后,摊于草上用鹅卵石压按水分,数日后,干燥的毛毡成了碗形,猎人便拿它作帽子戴在头上,很感舒适暖和。于是,后人传言,老虎是制造毡帽的“祖师”。现在生产乌毡帽的主要原料是羊毛。接着说说乌篷船,乌篷船是绍兴水乡独特的、灵巧的、水上交通工具,船因为篾蓬漆成黑色而得名。乌篷船船身狭小,船底铺以木板,即使有渗漏,船舱也不会沾湿。船板上铺以草席,或坐或卧,可以随便,但不能直立,因船篷低,如直立,便有失去平衡而翻船之险。我们这个奥运冠军孟关良就是从小划着乌篷船的。

  三乌的还有一个乌,就是乌干菜了。乌干莱白米饭”是绍兴流行的一句俗话,说明了人民对乌干菜的喜爱,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为颜色黑故称乌干菜。因为价廉物美,吃了开胃,夏天可以做汤的作料,所以在民间几乎家家腌制,常年食用。相传以前有个聪明的姑娘名叫培红,从小在财主家做丫鬟,地主刻薄。给丫鬟和长工们总吃黄菜烂叶,培红看到长工们吃的愁眉苦脸,难以下咽,十分难过,于是暗地里把那些菜用盐加以腌制,果然味道鲜美很多。有一天,正当大家吃的津津有味时,被财主发现了,他感到奇怪,拿来一尝,味道不同寻常,要培红也做一碗送去。培红就用没腌制的黄菜兰叶做了送去,财主一尝,又苦又咸,顿时怒气冲冲,破口大骂,并拿起碗砸下培红,正中太阳穴,流血身亡。长工们闻讯赶到,一拥而上,打死了财主。后来人们为纪念着善良的姑娘,于是就将这种腌制的菜叫培红菜,晒干了就是霉干菜。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笋干菜”,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是周恩来生前特别喜欢吃的家乡菜。

  说完三乌,我们来说说三缸,就是酒缸,酱缸,染缸。那么的几个就是之前有说到的酒文化和乌干菜,染缸为什么有名呢?在绍兴有我国最大的轻纺城。接着说说绍兴的师爷,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无官职的佐理人员。清代有句俗谚说:“无绍不成衙。”“绍”,指绍兴籍的师爷和书吏,其中又特别强调绍兴籍师爷。绍兴现在还有一档晚间节目就是绍兴师爷,全程都是用绍兴话讲的,收视率也是非常好的。大家如果有兴趣小钟到时也教大家几句。

  好了说了这么多了,我们还是回到现代来哈~我们来看看绍兴的交通,交通非常的便捷,绍兴与所属各县(市)都有高速公路相通,到达离绍兴最远的旅游景点行程时间不超过二个小时。毗连杭州、宁波机场,距杭州机场仅30公里。

金华古子城导游词篇三

  大家好,欢迎来河南省会郑州市参观游览。我叫,是郑州天下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邹师傅。大家在郑州旅游期间,将由我和邹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愿您在郑州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郑州是河南省会,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她北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嵩山,东、西接广天边际的黄淮平原,素有“雄峰中枢,空域险要”之称。

  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五王灭殷后,将其北管叔鲜封于此地,成为管国。秦灭六国后这里设县属三川郡。东汉时为管城。隋文帝开皇三年称郑州,这是郑州称号的开始。清代,郑州升为直隶州。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人大罢工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设置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

  全市辖区5区和郊区1区(上街区)、5市、1县,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80万,其中市区城市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90万。

  郑州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的货运编组站;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由郑州通往全省各地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现在游客走高速可直达北京。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21个国际机场和十大机场之一。郑州商贸发达,素有商城之称,早在1992年,这里就爆发了轰动全国的“商战”,今天的商战更是好戏连台。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繁多,工农业发达,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郑州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素有绿城美誉。特别是近年来,郑州加大拉城市建设的力度,城市品位不断提高。郑州新建拉滨河公园,紫荆广场等大型绿地和广场。郑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嵩山风景名胜区,那里有以少林工夫名扬天下的`少林寺;有郑州黄河游览区,是领略母亲河神韵的好去处;有新郑轩辕帝故里,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地方,还有大河村遗址,郑韩故城,巩义宋陵,打虎亭汉墓、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郑州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种星级饭店、各菜系餐厅、各种娱乐设施等等一应具全,夜生活也丰富多彩。

  您旅游期间,将会得到周全高档的服务、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热情、淳朴,更会了解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欢迎大家到郑州旅游观光。

金华古子城导游词篇四

  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这就是素有“绿城”美誉的河南省省会--郑州。

  早在3620__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20__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20__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

  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荥阳一度成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管城作为郑州、管州州治,成为郑州地区政治、经济中心。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和通济渠后,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崇宁四年(公元1120__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郑州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文物古迹、文化遗址众多,自然地貌复杂多样,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构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郑州附近,散布着多处古代文化遗迹,比较著名的有距今8020__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5020__年的大河村遗址和距今3520__年的商代都城遗址,它们为研究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为后人了解先民的生活开辟了一个窗口。此外,打虎亭汉墓和黄帝故里也是郑州周围比较著名的古迹。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的民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快发展。1920__年,郑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0__年至1931年郑州曾一度废县设市。1948年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郑州市,1954年成为河南省省会。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介于东经112度42分--114度14分,北纬34度16分--34度58分之间。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3.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43.3平方公里。现辖6区5市1县: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邙山区、上街区、巩义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中牟县。年末全市总人口708.2万人,城镇人口411.1万人,乡村人口297.1万人,非农业人口257.6万人。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使郑州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和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党的__大描绘了新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如今的郑州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向着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市的目标迈进!

金华古子城导游词篇五

  郑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3520__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20__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20__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商王仲丁迁都于?(今郑州市区),周武王封叔鲜于管(今郑州市区),表明郑州地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的民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快发展。1920__年,郑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0__年至于1931年郑州曾一度废县设市。1948年月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郑州市,1954年成为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3.3平方公里。总人口631.6万,其中市区216.3万。郑州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东部平原占总面积的1/3。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摄氏度。7月最热,平均27.3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0.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定俗成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郑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34种,各类矿床、矿点296处,主要矿种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石英砂等,其中煤炭总储量50亿,居全省第一位,远景储量100亿吨;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达1.08亿吨,约占全省储量的一半;铝土矿储量1亿吨,占全省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

  早在3520__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荥阳一度成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管城作为郑州、管州州治,成为郑州地区政治、经济中心。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和通济渠后,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崇宁四年(公元1120__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