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故事 > 唐代诗人贾岛的诗歌创作

唐代诗人贾岛的诗歌创作

时间:2025-07-09 02:03:38 访问数:174 分类:名人故事

唐代诗人贾岛小时候读书非常认真,长大后写了许多诗。他的诗不仅意境出色,而且用词准确。他曾经说过自己写诗是经过苦苦思索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一次,他构思了一首描写夜景的诗,但对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感到犹豫不决。他反复思考,是否使用“敲”字更为恰当呢?那时,贾岛骑着驴子在街上走着,一边思索,一边用手势模拟着“推”和“敲”的动作。不料,他不小心撞到了正在巡视街道的京兆尹韩愈的马上。贾岛慌忙解释说,自己正在思考诗句中应该使用哪个词更好。韩愈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一听到这里,他不仅没有责怪贾岛,还笑着给予指点:“还是使用‘敲’字更为合适。”贾岛一想,确实!“敲”字的动作清晰明了,形象鲜明,并且在静夜中还有声音。他恭敬地向韩愈行礼,表示感谢。从那以后,韩愈和贾岛成为了朋友,常常一起探讨诗歌。后来的人们在写好文章的初稿后,还需要修改词句,就说要再“推敲”一下。也就是说,要像贾岛一样,将词句修改得更好,将文章写得更出色。

贾岛的诗歌创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准确的用词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反复推敲,才得以完成。他的名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苦心和付出。贾岛曾面临一个诗句选择的难题,他在思考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时,不确定是否应该使用“敲”字。为了做出最佳选择,他在街上骑驴思索,用手势模拟了“推”和“敲”的动作。不料,他不小心撞到了韩愈的马,引起了韩愈的注意。韩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听到贾岛的解释后,给予了他指点和建议。韩愈认为“敲”字更为合适,因为它的动作清晰明了,形象鲜明,并且在静夜中还有声音。贾岛听后深感赞同,并向韩愈表示了感谢。从此以后,韩愈和贾岛成为了朋友,经常一起探讨诗歌创作。

贾岛的诗歌创作给后来的文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的经历和追求成为了后人在写作中的借鉴和启发。人们常常会在写好文章的初稿后,再次进行修改和推敲,以确保词句的准确性和表达的完整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推敲”,意味着要像贾岛一样,将词句修改得更好,将文章写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