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的三个徒弟
时间:2025-07-12 05:09:01 访问数:175 分类:名人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铁匠,他有三个徒弟。师傅教导了他们很多年之后,三个徒弟都开起了自己的打铁铺。大师兄一直以来都非常老实,只知道默默地工作,不擅长表达。二师兄比大师兄稍微好一点,能说几句话,但也不多。而三徒弟则完全不同,他善于言辞,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只要他想说,他能把任何事情都说得有道理,也可以把任何事情都说得没道理。因此,三师弟在经营中几乎没有做错过任何事情。
有一次,一个农民抱怨三师弟为他打的斧子太重,三师弟笑着说:“你身体这么强壮,用稍微重一点的斧子才能发挥你的力气,这样你使用起来才更有劲儿呀!”农民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付了钱回家了。又有一次,一个屠夫嫌三师弟给他打的斧子太小,三师弟笑笑对他说:“你是卖肉的,经常与刀打交道,斧子稍微小一点使用起来更舒适呀!”屠夫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也付了钱离开了。还有一次,三师弟帮一个樵夫打斧子,由于手头活儿多,打了三天才完成。樵夫责怪三师弟动作太慢,三师弟又笑着说:“慢工出细活嘛,这样你每天砍柴的效率肯定更高!”樵夫听后满意地离开了。
通过这些经历,三师弟发现他的口才可以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此最初他的生意做得很好。然而,纯粹依靠口才是不够的,打出来的铁器质量必须过关。尽管三师弟能言善辩,但如果他的铁器质量不可靠,再巧舌如簧也无济于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认识到三师弟做人不实在,他的手艺也不可靠,于是不再去他那里打铁,而转而去找大师兄和二师兄。
大师兄的打铁手艺无可挑剔,但他从来不说话,甚至连客人的招呼都不会回应。他冷漠的态度让客人进店后感到压抑和无聊,因此愿意去的人越来越少。与此同时,二师兄虽然手艺一般,话也不多,但每说一句话都能抓住要点。比如,有人抱怨斧子太轻,他会立刻回应:“是吗?如果你不急着用的话,能不能再等两天?我给你打一把更结实、更重一些的斧子!”如果有人说斧子太重,他会说:“斧子确实有点重,这样吧,你先拿回去使用,明天再来换一把合适的!”二师兄话虽不多,但每句话都让客人感到实在和舒服,因此人们都喜欢去找他打铁。同时,二师兄在不断返工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客人的喜好,给他们打造的铁器也越来越符合需求。因此,二师兄的生意越来越好。
事实证明,单纯地努力工作是不够的,沟通和表达同样重要。说话是必要的,但要说实话、做实事。如果没有诚恳和负责的态度,再巧舌如簧也会失去人们的信任。所以,我们要说话,但要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