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故事 > 颜蜀的回答

颜蜀的回答

时间:2025-07-10 07:26:53 访问数:138 分类:名人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名叫颜蜀的高士。齐宣王非常仰慕他的名声,所以将他召进宫来。颜蜀随意地走进宫殿,来到阶梯前,见宣王正在等待他拜见,于是停下脚步,不再前进。宣王很奇怪,便呼唤他:“颜蜀,过来!”然而,颜蜀仍然一动不动,反而呼唤宣王:“大王,过来!”宣王听后非常不高兴,周围的大臣们见颜蜀目无君主,竟然口出狂言,纷纷说道:“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却也叫大王过来,这怎么行呢?”颜蜀回答道:“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表现出礼贤下士的美德。”齐宣王对他的回答感到恼怒,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蜀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问道:“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蜀神态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下达了两道命令:敢在高士柳下季的坟墓五十步以内砍柴的,格杀勿论!而砍下齐王头颅的,封为万户侯,并有赏金。由此可见,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颅,竟然连一个已故的士人的坟墓都不如。”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着解围:“颜蜀,过来!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之国,东西南北无人敢不服从。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从的。你们士人真卑鄙!”颜蜀反驳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时期,诸侯有成千上万;为什么?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而现在,只有二十四个称孤道寡的诸侯。由此可见,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人能够以不务实事而在天下名声显赫。所以,君父不常请教他人是可耻的,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是可悲的。”听到这里,齐宣王才意识到自己理亏,说:“我真是自找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能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穿着华丽。”然而,颜蜀却谦虚地辞谢:“玉石原来在山中,经过匠人加工后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已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士人生于穷乡僻壤,如果被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虽然他们也能变得高贵显达,但他们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稍微晚一点吃饭,也能像吃肉一样美味,慢慢地走路就相当于乘车;平安度日,与权贵无异。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说话的是您大王,而忠诚宣扬的是我颜蜀。”颜蜀说完,向宣王行了两拜,就告辞离开了。